
1、中共梧州地委机关旧址
     1925年10月,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建立第一个地方组织——梧州支部,同年12月,中共梧州地委成立,地委机关设在梧州兴仁路4号(现建设路梧州地委特委陈列馆旁)。旧址为占地40平方米的3层砖木建筑。一楼为广西宣传员养成所讲师、地委委员毛润青住所,二楼是地委书记谭寿林和梧州团委书记马英的住房和办公室,三楼是党团活动室。
 
 
2、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
     位于梧州市维新街合隆里8号(今民主二路维新里东一巷5号)。1927年4月。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,中国共产党梧州党组织被破坏。5月,成立中共广西地委,翌年1月改为中共广西特委,6月在贵县(今贵港)召开扩大会议.决定将特委机关迁往梧州。特委书记朱锡昂与宋自洁以假夫妻身份租住于此,从事革命领导工作。旧址为4层砖木结构建筑,

3、思达医院(旧址在现梧州市工人医院)
     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由美国基督教浸信会以纪念美国牧师stout(思达)为名兴建的医院,后几经扩建始成规模。解放前一直是美国基督教会在梧州进行“施医布道”的基地之一,设医务部和传道部,医务部以西医治病,传道部主要从事宗教活动。1951年市政府接管后改为工人医院。全国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4、天主教堂(旧址在现民主路维新里)
     自清同治九年(1870年)起,即有外国传教士到梧州传教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法籍传教士chouzy在此建立梧州第一个天主教堂。

5、基督教堂(旧址在大中路、高地路、大东上路等)
     基督教在梧州曾有四个教会,即浸信会、宣道会、循道会和安息日会,它们进入梧州的时间有先有后,各有自己的组织和教堂。

6、金龙巷特色民宅(旧址在建设路)
     主巷长米,一色石板路面,若金龙蜿蜒于北山脚下,巷内原有供人祭祀之“金龙”社,巷内楼房多有上百年历史,木栊门、高门槛、小天井为南方古民居所特有,是梧州市保留得最集中、最完好之晚清建筑古老街区之一。

 
7、谭谦记(旧址在大南路)
     谭谦记面食店由广东顺德人谭谦于1949年开设。其经营之云吞、伊面、生滚及第粥,选料精良、烹制独持、价廉物美、远近闻名。上世纪60年代末,曾更名为群众饮食店,1978年恢复原名。

 
8、粤西楼(旧址小南路26号)
     粤西楼酒家始创于1916年,由广东人合股经营。该酒楼名厨官良所创特色名菜“纸包鸡”,制法独特、滑嫩不腻、甘香可口,乃镇楼之作,近百年来名扬桂、粤、港、澳乃至东南亚。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山路以粤西楼名再建酒家。

9、德香糖饼店(旧址在大中路)
     开业于1938年秋,该店之中秋月饼选用贡尖白糖秘制,饼皮特别薄且油润,色泽特别金黄,并将制作月饼的工场搬到铺面,任顾客目睹用料和制作过程,以增强信任感。德香月饼由于做工精细,货真价实,一直享有盛名,是梧州市著名老字号店铺之一。

10、新西旅店(旧址在西江一路)
     至今己有60多年历史,是一幢西欧式钢筋水泥七层楼房,建国前是梧州最高最豪华的旅店,凭窗远眺,江风扑面,两岸景色尽收眼底,令人心旷神怡,为当时梧州标志性建筑之一,在广东及东南亚均享有盛誉。据传“民国最具传奇人物”——王亚樵在此留下最传奇故事。

11、南华酒店(旧址在南环路大东酒家)
     位于闹市中心南环路,曾由著名爱国人士李济深等人合股经营,吃喝玩乐住一并齐全。上世纪20年代,已驰名桂粤港澳。五楼是独具一格的剧场,粤剧名伶罗品超、新马师曾等曾先后在此演出。大楼曾毁于日机轰炸,1947年重建,改名大东酒家。1983年全国烹饪比赛中,大东酒家的“纸包鸡”被誉为“中国一绝”。

12、国华公寓(旧址在大中路)
     是经营方式别具一格的旅店,每层划分为数宅,分别出租,每宅均有卧室、起居室、厨房、储藏室。旅客多为长住客,房金以月计收或以年计收。1944年,市内其他酒店和旅店几乎全毁于日机轰炸,惟其得以幸存。

 
13、维新里(旧址在民主路维新里)
     主街旧称合益街,小巷纵横交错,民居多具近代岭南特色。广西特委旧址、广西最早放映电影的“合益戏院”旧址(亦昔知府衙门故址)和有80年历史的天主教堂均座落于此。

 
14、大光明戏院(旧址在居仁路)
     建成于1946年4月,约900座位,兼放电影。粤剧名伶廖侠怀、陈少风等曾在此演出。1967年毁于大火。

 
15、大同酒店(旧址在大同路)
     大同酒店由广东商人于1920年建成开业,四层现代建筑式样楼房,是当时梧州之规模较大、装饰高雅的酒店,一楼经营中式、西式餐厅,二、三四楼为西式套房和普通客房。1925年秋,时任广东区常委兼军事部长的周恩来来梧指导工作,曾住此店并召开重要会议。1982年8月,酒店旧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16、交通银行梧州分行(旧址在大南路)
     1938年交通银行总处核准在梧州在成立三等直隶支行,1941年改为交通银行梧州支行。此楼是1947年由建筑师谭天宗设计,1949年建成,为交通银行梧州支行旧址,五层西式楼宇,雄浑美观,别具风格。解放后曾为中国人民银行梧州支行行址。

 
17、一新百货商店(旧址在五坊路)
     一新百货商店由广东南海商人于1931年创办,原址在大东路,1935年迁至竹安路(今大南路),1946年迁至此处经营。其店铺装璜华美怡人,商品种类繁多,一律明码标价,为梧州远近驰名商店之一。

 
18、广西银行(旧址在大中路)
     清宣统二年(1910年)成立广西银行,1917年总行迁来梧州,后经几度变迁。1932年广西银行在梧州设分行,此楼为当时所建之银行大楼,主楼高六层,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,楼内两排立柱和四周墙体支承全楼重量,大楼高耸,气势雄伟,当时人称“广西第一巨厦”,现为交通银行梧州分行行址。

 
19、洞天酒店(旧址在大南路)
     洞天酒家1922年开业,规模较大,有五、六十间房,一半作为旅宿,一半作茶楼,环境雅致,茶楼均用石桌瓷凳,四周点缀常绿植物,故名取“别有洞天”之意。著名文学家鲁迅在1927年的作品《匪笔三篇》中,对长住于此酒店的相命家“金吊桶”有所记述。

 
20、万和祥颜料店(旧址在大南路)
     万和祥颜料店创办于1921年,经营适应当时梧州轻纺手工业、航运造船业所需要的染料、油漆等商品。该店经营作风稳健,货真价实,信誉良好。该建筑表现为欧洲古典建筑风格。

 
21、德隆号布匹丝绸店(旧址在大南路大银行对面)
     1916年始,广东郑氏兄弟四人在此开设当时梧州最大的布匹丝绸店,经营国产和进口布匹丝绸批发、零售业务,生意兴隆,盈利颇丰。整栋建筑为五层,饰面采用层层立柱强调垂直线条,为哥特建筑形式。

 
22、广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(旧址在现大中路梧州三中)
     原为省立第二中学校址。1921年冬,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曾到此发表演说,谈及他领导民主革命的决心,对促进梧州学生1有深远影响。1926年5月,广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迁此,1929年改为省立第一女子中学,此乃广西最早的女子中学,校长何淑予。










